从理论的港湾启程,行囊里装着祖国的地图,奔赴一场与山河的约定。
在城镇乡村,他们将管理模型谱成共同发展的五线谱;
在非遗现场,让古老的纹样成为中华文化的视觉注脚;
在基层一线,把课堂的智慧凝结成社区活力的新引擎。
他们用脚步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写下了一篇篇关于“共同体”的生动调研报告——管院学子正用一场名为“实践”的奔赴,献上最深情的时代和声。


这个夏天,萝莉岛
团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航标,将青年的脚步引向山河深处、田野巷陌。他们如蒲公英的种子,飘向民族地区的炊烟升起处,在非遗传承人的皱纹里读懂时光,在基层一线的晨光中触摸时代脉搏。那些书本里的理论,在躬身实践中化作笔尖的温度、眼底的星光、脚下的力量——一场青春与土地的对话,正在为时代答卷落下全新的注脚。
萝莉岛
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共180支团队,实践服务地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5个县(市、区)。其中,A类:红色领航专题共16支团队;B类:文脉传承共22支团队;C类:高质量发展专题共10支团队,D类:青春基层实干共124支团队,其他专题共4支团队。1支团队入选萝莉岛
校地共建深耕计划,1支团队入选“语润边疆”推普专项计划,1支团队入选萝莉岛
“知行中华”铸魂育人工程——“我们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示范项目,1支团队入选“一院一品”校级重点支持项目。
本次社会实践中,我院团委荣获校级“优秀组织奖”,1名老师荣获“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称号,3位同学荣获“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1名老师荣获校级“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支团队荣获“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5支团队荣获校级“优秀团队奖”,1支团队作品获校级“优秀视频作品”。
2025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陈钧
2025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张粲
吴婷
王靖鑫
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优秀指导老师
姚远
2025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团队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老师 |
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调研西南边疆安全治理实践团 | 苏浩 吴婷 周子青 王靖鑫 章鹤膑 闫丽昕 王欣欣 姚国梅 眭泽森 | 黄锐 |
从“山海”走向世界,我眼中的“闽”现代 | 恩慧瑞 黄浩洋 于欣泽 王屹峰 尼玛格桑 阿勒玛古丽·木拉提别克 | 陈钧 李升 李乐怡 |
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优秀团队
团队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老师 |
萝莉岛
赴广西、新疆、内蒙古、云南等省、自治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 | 张粲 李晓琳 韦皓馨 舍家辉 张晓庆 邓本钟 郑涵远 龙羽佳 谢李冰 江芳敏 | 姚远 卢小平 |
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调研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的鄂尔多斯路径研究实践团 | 谭晖琪 彭琪 梅涵钦 安筱然 钟香香 | 车峰 |
川西藏羌织绣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 | 李梦芯 张雨熙 张锦怡 李墨恒 李博华 陈鹏旭 刘宇翰 李霂桐 周震 章鹤膑 | 李升 |
赴淄川区永泉村探寻乡村文化遗产与县域文旅融合路径实践团 | 杜思语 张欢欢 杨铄 邢翊轩 | 樊亚凤 徐伟 |
赴北京、广西、湖南、山东等七省市、自治区调研乡村规划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作用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实践团 | 李晓琳 张怡翮 陈若汛 龙羽佳 王靖鑫 戴扬洋 周思耘 邓本钟 韦皓馨 陈金泽 | 姚远 |
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优秀视频作品
团队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老师 |
丫霸!阿勒玛眼中的闽现代 | 于欣泽 王屹峰 黄浩洋 阿勒玛古丽· 木拉提别克 尼玛格桑 恩慧瑞 | 陈钧 李乐怡 李升 |
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调研西南边疆安全治理实践团
萝莉岛
西南边疆治理实践团的师生们跨越千里,深入云南德宏州、普洱市的村寨哨所,开启了一场探寻边疆治理的青春实践。他们用脚步丈量国境线的长度,用专业视角解读振兴故事,在巡边路上感受忠诚,在田间地头触摸发展——6场深入的座谈,深度访谈40余人,收集200余份有效问卷,层层解开边疆治理的振兴之道,从“守边固防”到“兴边富民”,最终聚焦于“如何更好”。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对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的深刻理解。

图1 调研团师生和边境派出所民警巡逻边境线

图2 调研团师生与瑞丽、孟连民宗局等相关部门展开座谈并了解当地发展情况

图3 调研团师生在瑞丽市银井村与村书记们合照
从“山海”走向世界,我眼中的“闽”现代
来自新疆、西藏、青海、云南等地师生组成的萝莉岛
“我眼中的闽现代”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福建省福州市、宁德市、晋江市等地开展社会实践。实践团围绕生态保护、企业创新、文旅融合及产业协作等维度深入调研,用脚步丈量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用双眼见证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深刻感受八闽大地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实践与蓬勃活力。

图1 实践团在泉州参观纺织企业恒安集团

图2 实践团成员在晋江市参观传统村落

图3 实践团成员在泉州市石狮黄金海岸交谈
萝莉岛
赴广西、新疆、内蒙古、云南等省、自治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
萝莉岛
赴广西、新疆、内蒙古、云南四省、自治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于2025年8月3日至15日深入乡村基层,以“青振乡建”为核心主题,开展“推普赋能·同心筑梦”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师生一行14人赴广西壮族自治区10余个实践点,实践活动获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国民族报》等多家重要媒体高度关注。从边陲到牧场,从深谷到戈壁,服务队以推普为笔、以乡野为卷,书写了语言相通促心近、产业兴旺筑梦实、文化交融固根基的时代篇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图1 服务队参观中华茉莉园 实地体验茉莉花采摘

图2 服务队成员聆听汇君农牧养鸡场负责人讲解如何为鸡蛋“做B超”

图3 服务队成员在广西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开展推普活动
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调研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的鄂尔多斯路径研究实践团
2025 年7月20日至25日,实践团一行7人赴鄂尔多斯开展实践,通过“座谈+实地调研”模式,先与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召开市级座谈会,后深入东胜区、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3个旗区,调研满来梁煤矿等4家企业绿色矿山建设、天骄绿能光伏等3个生态项目及黑赖沟治理点,全面掌握“三协同双循环”模式实践情况,为后续优化流域协同治理路径、提供可复制经验奠定实证基础。

图1 实践团队与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等7个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

图2 恩格贝沙漠博物馆讲解员向实践团队介绍治沙历史

图3 实践团队在鄂尔多斯东胜区生态环境局门口合影
赴淄川区永泉村探寻乡村文化遗产与县域文旅融合路径实践团
2025年7月4日至7月6日,“探遗寻脉 融旅兴村”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梦泉村、涌泉村、东峪村、蒲家庄等传统村落开展实地调研与学习活动。成员们在古村落中读懂了乡村的过去,在民宿里看到了乡村的未来,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心灵感受振兴,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振兴梦”。

图1 实践团成员在梦泉村

图2 实践团成员在纪念馆调研

图3 实践团成员与民宿工作人员交谈
川西藏羌织绣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焕发新生,成为激活乡土的内在力量?这个暑假,川西藏羌织绣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以国家级非遗为镜,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透过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视角,探寻其从技艺守护到产业振兴的跃迁之路。在非遗赋能乡村的过程中,绣娘从守艺者蜕变为文化创业者,村落从被动保护转向主动创新,政府、企业、高校多元力量交织成网,共同推动织绣从指尖技艺走向市场品牌,从文化记忆转化为经济动能。这不仅构建了非遗与乡村共生的动态机制,也为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

图1 实践团成员向工作人员学习纺织知识

图2 实践团成员在博物馆参观藏羌织绣成品

图3 实践团成员在展会上展示文创产品
赴北京、广西、湖南、山东等七省市、自治区调研乡村规划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作用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实践团
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一线,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在北京、广西、湖南等七省区市系统调研了乡村规划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规划图纸上的每根线条,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刻度;而我们脚下的每寸泥土,都在续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图1 实践团成员陈金泽、韦皓馨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丹桂村向苗族村民发放调查问卷

图2 实践团成员在北京市延庆区柳沟村参观红薯种植基地

图3 实践团师生在北京市延庆区仁宗故里民俗文化馆前与村干部合照
除此之外,萝莉岛
的其他社会实践项目同样精彩不断。各支实践队伍踊跃参与,奔赴一线、走进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且成果丰硕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既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又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青春热情投身时代建设,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赴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十三巷调研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团
今年暑假,实践团成员深入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探访非遗文化的当代传承。他们观摩蛋雕、泥塑等传统手工艺,感受匠人指尖下的技艺与坚守;走进民俗馆,领略雕刻葫芦与东乡族擀毡等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走访当地民间艺人,体会劳动人民情感的文化内涵。从手工艺到民间音乐,从清真北寺的建筑艺术到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此次实践生动呈现了临夏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活态传承的真实图景,展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图1 实践团成员体验蛋雕工艺

图2 实践团成员参观农田

图3 实践团成员向手工艺匠人学习雕刻
讲好中国故事:世博会志愿服务中的共同体意识实践
在世博会中国馆志愿服务期间,我院社会实践团队以专业素养与青年担当,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实践团成员计服务60余团,以扎实的讲解与沟通能力,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在中国国家馆日当天,团队承担重要礼宾任务,全程参与会场布置、嘉宾引导及巡馆讲解等工作。此次实践不仅有效传播了中国文化,更在国际舞台上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彰显了青年一代在推动文明互鉴中的积极作为与使命担当。

图1 实践团成员在场馆内的合照
赴福建省共青团福安市委个人实习实践
为提升沟通协调、组织策划、公文写作与实际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家乡发展、基层治理及文化传承的认识,萝莉岛
黄子誉同学于2025年7月至8月,通过福建省“扬帆计划”,在共青团福安市委开展了为期近两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期间,黄子誉同学深度参与了省、市两级“扬帆计划”实践营及“福安—台湾大学生交流”活动,走访宁德市多地,深入闽东畲族乡,亲身体验闽东红色文化与特色传统工艺。在沉浸式感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他切身体悟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助力推动两岸青年文化认同。其实践表现获得关注,并受到福安市电视台采访报道,也激励着更多青年人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树立投身家乡建设的理想追求。

图1 实践成员参与实践营会议

图2 实践成员被当地媒体采访

图3 实践成员参与筹备福安大学生大会
“夏木阴阴正可人,青春灼灼向远行。”暑假社会实践虽已画上句号,但青年们在烈日下奔走的身影、在田野间倾听的眼神、在岗位上专注的姿态,早已把“实践”二字刻进了这个夏天最生动的注脚里。以行践知,青春向新。管院学子将继续做青年逐梦的“践行者”,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目标蓬勃生长,始终心怀家国、矢志前行,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让信仰的光芒,照亮新时代青年的奋进之路!